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以下简称:北京国数基地)定位为内容产业跨产行业集聚期;旨在汇集数字内容行业的联创伙伴,实现产业集聚、施展产业赋能、进而不断扩圈、构建知识产业链,从而互搭跳跃发展桥梁,协力同心价值共赢。故定期开展“联创赢”产业生态平台共建系列活动。
2024年6月6日下午,“药典博物馆与中医药文化数字化座谈会”在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召开。本次座谈会汇聚了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传承人、媒体以及相关机构代表,共同探讨中医药文化如何借助数字化创意的力量,实现更广泛的传播与传承。
座谈会以“药典文化,数字创兴”为主题,围绕药典以及中医药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中医药知识普及传播以及中医药文化国际推广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会还重点研讨从中华文明探源的高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药食同源”资源的场景开发。
北京至艾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王春生致辞中提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数字化是当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手段,希望在国数搭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平台,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数字化进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医药。”
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药膳首席专家、非遗“连氏饮膳”第九代代表性技艺传承人焦明耀认为“药食同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责任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通过数字文化和内容产业跨界融合,通过应用场景开发,让更多人体验药食同源的魅力。”
北京电视台《健康520》制片人 总导演、北京时间App 健康专区负责人武冠中提出,共建药典博物文化的跨媒体传播平台,通过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开发互动式教育软件、利用各类媒体平台等,有效地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用内容创意激发公众的兴趣和参与。
千善基金会理事长、钱学森学派生命系统工程团队成员、原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常远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医药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术界、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以系统思想开展中医药文化数字化的总体设计。
法国·中国中医药中心副主席、中欧国际贸易产业发展委员会会长、北京天坛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一平介绍了将于10月25日在法国举行世界中医药大会以“促进中西方文明互鉴,推动中医药全球共享”的理念和情况,强调中医药是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内容。
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院首席专家苏彤说,发挥数字出版赋能千行百业的作用,将中医药古籍文献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对中医药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开发《中医药文化数字地图》智慧平台,作为国家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正在结合城市化规划建设推进,制定区域整体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并选择适合区域,打造小尺度气候友好示范区,产业发展反哺民生,基于良好的园林环境和占全域50%以上的1700亩公园绿地规划,为中医药百草园建设提供良好基础。
中国长城学会长城文化旅游工作委员会副会长祝青、药典博物馆药食同源标准与健康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百草华景副总经理白轩阳、中央新影编导马也、美非美主理人党颖等嘉宾参加会议并发言,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总裁办主任王立斌参加了活动。
与会代表兴致勃勃的参观了榆园,大家对文化数字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一致表示,愿意共同努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将在数字化的道路上走宽走广,为全球健康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
现场到会的各位嘉宾针对会议主题,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分享,并表达愿意通过“联创赢”平台,积极参与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产业生态共建行动。北京国数欢迎更多优质项目的加入,更多杰出生态伙伴融入,以推动产业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无论是项目路演还是深入交流,北京国数都愿意提供支持,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