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以下简称:北京国数基地)定位为内容产业跨产行业集聚期;旨在汇集数字内容行业的联创伙伴,实现产业集聚、施展产业赋能、进而不断扩圈、构建知识产业链,从而互搭跳跃发展桥梁,协力同心价值共赢。故定期开展“联创赢”产业生态平台共建系列活动。
2024年6月12日下午,由D12 数字经济价值投资论坛、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院、创意中国产业联盟等机构共同举办“D12社群2024年中活动暨时空信息产业数字化价值投资与北斗应用场景创新研讨会”活动。在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201联创赢展厅举行。
本次活动是在全球经济步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和大背景下,正在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时空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广泛应用将为时空信息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深入探讨时空信息产业的与数字化价值投资机会和北斗应用场景的创新发展,特此举办本次研讨会。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D12及DVI创始人王世渝在主题报告中,结合他二十年前提出引入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阐述了将其与数字经济相结合推动“数字REITs”的构想。针对2023年以来消费基础设施REITs上市、民营资本可介入等趋势,提出中国城市化正在开启第二生命周期的情况下,可以超越工业经济范式,建立“数字REITs”新模式,预期可创造百万亿规模市值。并对D12模式与北斗产业数字化价值投资进行未来的预测。
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院首席专家苏彤在《北斗科技文化IP开发——基于数字中国2049文化圈地图》的主题演讲中提出“北斗精神与精神北斗”,应该倡导“两弹一星”加“一斗”精神,深刻认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的现实意义。启动北斗科技文化与文明探源工程,从探源北斗信仰开始,深入揭秘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揭示其在中华文明生成与发展,特别是古代天文、历法、导航和宗教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
启动北斗科技文化IP开发工程项目,深度发掘北斗信仰在古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将北斗产业场景创新应用与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的现实需求建立文化关联。积极从数字底座建设出发,引入建筑、城市、国土空间信息模型(BIM、CIM、TIM)为基底的多层次内容产业数字作业环境基础设施,选择具有决策示范意义的区域进行全方位试点,探索全域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共赢模式。
在闭门会议环节中,特邀北斗领域的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题交流,随后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院院长韩靖,介绍了北京国数产业生态“联创赢”产业生态平台共建和全时空资产管理模式的情况。
联创赢是响应联合国国际创意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倡议,依托榆树庄四十年生态修复及北京榆构、西南物流和北京国数集团三大绿色集群营造产业环境,以产业图谱24个行业和105个产业链为“联合对象”,通过“数字底座”智慧城区平台,集成数据、信息和知识生产与流通框架系统开发能力,针对行业共性痛点和伙伴个性需求,以“可交易的数字化创造”为核心,共建共享内容产业数字作业环境基础设施和多边交易结构,实现价值“共赢收益”的市场化运营组织。
中国技术创新有限公司董事长贾东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中心中文代码应用所副所长研究员曾京、全咨(北京)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希宝、河北省设计创新及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新型智库)专家徐长在、北京迪信通通信服务有限公司副总李云萍、北京三千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杰、D12中创数经公司总经办主任刘东、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总裁办主任王立斌参加了活动。
会后,与会嘉宾一起参观了北京国数基地的榆园,并表达愿意通过“联创赢”平台,积极参与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产业生态共建行动。北京国数欢迎更多优质项目的加入,更多杰出生态伙伴融入,以推动产业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无论是项目路演还是深入交流,北京国数都愿意提供支持,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